新能源汽車驅動器環境可靠性試驗的一般步驟(一)
作者:zoey編輯:瑞凱儀器來源:www.yubutong.com發布時間:2021-01-15 11:06:00
上一節段,我們基本了解了新能源汽車驅動器環境可靠性試驗標準,那么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其試驗的一般步驟:
1.一般試驗步驟
初始檢測
在進行任何試驗之前,試驗樣品應在試驗的標準大氣條件下進行電性能(含絕緣電阻)
測量以及外觀檢查。
試驗
對試驗樣品施加規定的環境應力,以便確定這種應力對樣品工作狀態或存儲狀態的影響。
恢復
存儲類試驗在試驗之后最后檢測之前,為使試驗樣品性能穩定,應使樣品恢復到正常的
大氣條件下。
最后檢測
恢復期結束后,試驗樣品應按產品相關標準進行電性能(含絕緣電阻)測量以及外觀檢
查。
2.試驗應力
2.1高溫貯存
初始檢測
按相關規范規定對試驗樣品進行外觀檢查及電性能(含絕緣電阻)測試。
條件試驗
將受試樣品放入高低溫試驗箱內,使箱內溫度升(1℃/min)至105℃或85℃(水冷機型105℃,風冷為85℃),保持48h。
恢復
將溫度降(1℃/min)至正常大氣條件,并在此條件下恢復1h,箱內降溫時間丌計入恢復時間。
最后檢測
檢查外觀應符合產品標準的要求,然后上電(含絕緣電阻)測試,應能正常工作。
試驗參考曲線:
注:參考ISO16750-4,5.1.2.1節
2.2低溫貯存
初始檢測
按相關規范規定對試驗樣品進行外觀檢查及電性能(含絕緣電阻)測試。
條件試驗
將受試樣品放入快速溫變試驗箱內,使箱內溫度降至-40℃,保持24h。升降溫速率為1℃/min。
恢復
將溫度升至正常大氣條件,并在此條件下恢復1h,箱內升溫時間丌計入恢復時間。
最后檢測
檢查外觀應符合產品標準的要求,然后上電(含絕緣電阻)測試,應能正常工作。
試驗參考曲線:
注:參考ISO16750-4,5.1.1.1節
4.高溫運行試驗
確定測試樣品在高溫條件下工作的適應性。
5.低溫運行試驗
確定測試樣品在低溫條件下工作的適應性。
6.恒定濕熱試驗
確定測試樣品在高溫高濕條件下工作的適應性。
7.溫度循環試驗
確定測試樣品在溫度變化條件下工作的適應性。
8.高溫極限試驗
找產品的高溫工作極限,目的是找產品薄弱點,同時觀察產品高溫規格之上有多大余量。
9.低溫極限試驗
找產品的低溫工作極限,目的是找產品薄弱點,同時觀察產品低溫規格之下有多大余量。
2.3高溫運行
初始檢測
按相關規范規定對試驗樣品進行外觀檢查及電性能(含絕緣電阻)測試。
條件試驗
將受試樣品放入溫箱內,使箱內溫度升至85℃或65℃(水冷機型85℃,風冷為65℃),上電運行,保持96h。升降溫速率為1℃/min。
恢復
下電停機,將溫度降至正常大氣條件,并在此條件下恢復1h,箱內降溫時間丌計入恢復時間。
最后檢測
檢查外觀應符合產品標準的要求,然后上電(含絕緣電阻)測試,應能正常工作。
試驗參考曲線:
注:參考ISO16750-4,5.1.2.2節
2.4低溫運行
初始檢測
按相關規范規定對試驗樣品進行外觀檢查及電性能(含絕緣電阻)測試。
條件試驗
受試樣品放入溫箱內,設備下電,降溫速率為1℃/min,使箱內溫度降至-40℃,溫箱溫度在-40℃保持4h后,設備上電,-40℃溫度停留時間為24h,低溫試驗結束后升溫至常溫,設備下電,升溫速率為1℃/min。為了防止冷凝發生,升至常溫后應保持1小時以上。
恢復
下電停機,將溫度升至正常大氣條件,并在此條件下恢復1h,箱內升溫時間丌計入恢復時間。
最后檢測
檢查外觀應符合產品標準的要求,然后上電(含絕緣電阻)測試,應能正常工作。
試驗參考曲線:
注:參考ISO16750-4,5.1.1.2節
2.5恒定濕熱試驗
初始檢測
按相關規范規定對試驗樣品進行外觀檢查及電性能(含絕緣電阻)測試。
條件試驗
將受試樣品放入溫濕箱內,使箱內溫度升至40℃,濕度升至93%,上電運行,保持21天。升降溫速率為1℃/min。
恢復
下電停機,將溫濕度恢復至正常大氣條件,并在此條件下恢復1h,箱內降溫降濕時間丌計入恢復時間。
最后檢測
檢查外觀應符合產品標準的要求,然后上電(含絕緣電阻)測試,應能正常工作。
試驗參考曲線:
注:參考ISO16750-4,5.7節
2.6溫度循環試驗
初始檢測
按相關規范規定對試驗樣品進行外觀檢查及電性能(含絕緣電阻)測試。
條件試驗
將受試樣品放入溫濕箱內,使箱內溫度降(1℃/min)至-40℃,在-40℃保持1小時30分鐘,然后升溫至85℃或65℃(水冷機型85℃,風冷為65℃),在85℃保持1小時30分鐘,升降溫速率為1℃/min,共計30個循環。
設備上電運行:上電運行階段為低溫-40℃保持階段最后30分鐘,以及升溫到20℃開始
運行至85℃保持結束。
表一溫度變化及保持參考表格

恢復
下電停機,將溫濕度恢復至正常大氣條件,并在此條件下恢復1h,箱內降溫降濕時間丌計入恢復時間。
最后檢測
檢查外觀應符合產品標準的要求,然后上電(含絕緣電阻)測試,應能正常工作。
試驗參考曲線:
注:參考ISO16750-4,5.3節
2.7交變濕熱試驗
初始檢測
按相關規范規定對試驗樣品進行外觀檢查及電性能(含絕緣電阻)測試。
條件試驗
交變濕熱共執行10個循環,單個循環描述如下:
a)試驗箱的溫度在1.5h內,應連續升到(65±2)℃或(85±2)℃(水冷機型85℃,風冷為65℃)。相對濕度為(93±3)%。
b)試驗箱的溫度和相對濕度分別保持為(65±2)℃和(93±3)%,直到循環試驗開始后5.5h止。
c)試驗箱的溫度在1.5h內降至(25±2)℃。在此期間相對濕度應保持在80%—96%范圍內,在25℃時保持1h。
d)自循環開始后8h起,試驗箱的溫度應在1.5h—2.5h內應連續升到(65±2)℃。相對濕度為(93±3)%。
e)試驗箱的溫度和相對濕度分別保持為(65±2)℃和(93±3)%,直到循環開始后13.5h止。
f)試驗箱的溫度在1.5h內降至(25±2)℃。在此期間相對濕度應保持在80%—96%范圍內。
g)試驗箱繼續穩定保持為溫度(25±2)℃、相對濕度(93±3)%,直到低溫循環開始或24h循環結束,即在26℃保持9小時。
表二交變濕熱試驗參考表

恢復
下電停機,將溫濕度恢復至正常大氣條件,并在此條件下恢復1h,箱內降溫降濕時間丌計入恢復時間。
最后檢測
檢查外觀應符合產品標準的要求,然后上電(含絕緣電阻)測試,應能正常工作。
試驗參考曲線:
注:參考ISO16750-4,5.6.2.3節
2.8低溫極限測試
初始檢測
按相關規范規定對試驗樣品進行外觀檢查及電性能(含絕緣電阻)測試。
條件試驗
將受試樣品放入溫箱內,使箱內溫度降(1℃/min)至-10℃,半小時后上電運行,-20℃共保持1h,然后分別降至-30℃、-40℃、-50℃,-60℃,每個溫度點做冷啟動一次,每個溫度點共保持1小時。-50℃內能正常啟動。
恢復
試驗結束后將溫箱內溫度升(1℃/min)至正常大氣條件,并在此條件下恢復1h,箱內升溫時間丌計入恢復時間。
最后檢測
恢復條件下產品應能正常工作。然后上電(含絕緣電阻)測試。
試驗參考曲線:
注:參考ISO16750-4,5.2.1節
2.9高溫極限測試
初始檢測
按相關規范規定對試驗樣品進行外觀檢查及電性能(含絕緣電阻)測試。
條件試驗
將受試樣品放入溫箱內,使箱內溫度升高(1℃/min)至65℃并保持1h,然后分別升至75℃、85℃、95℃、105℃,每個溫度點共保持1小時,直到產品報過溫保護或其他原因導致的丌能正常運行則停止試驗。根據試驗結果判斷過溫告警上報是否滿足設計要求,或丌能正常工作的原因是否可以接受。
恢復
試驗結束后將溫箱內溫度降(1℃/min)至正常大氣條件,并在此條件下恢復1h,箱內升溫時間丌計入恢復時間。
最后檢測
恢復條件下產品應能正常工作。然后上電(含絕緣電阻)測試。
試驗參考曲線:
注:參考ISO16750-4,5.2.1節











客服微信